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加快推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2-02-01 浏览量: 3597
沈彬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加快推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沈彬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7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在上海召开,钢铁协会会长沈彬作了协会工作报告,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和 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从产销情况看,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及钢材产量分别为4.56亿吨、5.63亿吨和6.9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0%、11.8%和13.9%;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5.37亿吨,同比增长10.2%。 从进出口情况看,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3738万吨,同比增长30.2%;进口钢材735万吨,同比增长0.1%。其中,5、6月份钢材出口量较3、4月份的峰值水平有所回落,反映了自5月1日起国家实施的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 从钢材价格看,今年以来,受需求增长、货币宽松,以及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钢材价格持续回升,尤其是5月前两周超理性上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使钢材等价格出现回落走势。 从经营业绩看,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34593亿元,同比增长51.5%;利润总额2268亿元,同比增长2.2倍;销售利润率6.56%,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高也有上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较低的因素。 在绿色发展方面,钢铁企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上半年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4.19%、4.12%、6.60%和15.15%。 在新产品开发创新方面,中国宝武太钢集团0.07毫米超平不锈钢精密带材和无纹理表面不锈精密带钢两项新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发;河钢180毫米厚高级别大厚度海工钢板实现全球首发;包钢新型桥梁伸缩缝用钢填补了世界空白等。 在智能制造方面,宝武全球首套智慧高炉运行平台在宝山基地炼铁控制中心上线一次成功;鞍钢“5G工业专网+智慧炼钢”实现工业化应用等。
(二)上半年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继续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积极配合国家部委开展压减粗钢产量工作,并提出“三限、两不限”等政策建议。 积极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强对产销存、投融资、价格、成本效益、下游需求、进出口等方面的运行监测;积极推进扩大铁元素供给、推动完善铁矿石期货制度和现货定价机制;深入推进行业财务管理和“对标挖潜”工作;发布《构建平稳有序市场秩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自律倡议书。 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钢铁协会组织企业迅速行动,及时发出《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明确提出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 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中长期资源保障工作。配合工信部起草了《关于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的报告》;积极促进《鞍钢集团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落地进程;积极推动境外铁矿资源开发工作。 推进技术创新和关键钢铁产品研发。组织耐蚀钢联盟合作开展“文昌耐蚀钢挂片实验及评价”工作,开展南海环境下耐蚀钢产品性能和腐蚀环境适应性系统研究与评价。受工信部委托,组织推进钢铁“卡脖子”产品调研监测工作。 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工作。加快推进《钢铁工业“十四五”发展思路研究》重大课题研究和发布工作;配合有关部委做好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工作,反映企业诉求,提出行业意见。 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联合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20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充分发挥标准引导作用,形成《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二、“十三五”钢铁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十四五”重点任务
(一)“十三五”钢铁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5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7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以上,使“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应退尽退。 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高,扭转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 4.75%,稳定在较好水平;负债水平持续下降,债务结构更趋合理。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宝武成立后持续兼并重组,2020年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最大钢铁企业。至2020年底,排名前10位企业的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38.8%,比2015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0年会员钢铁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总额的2.17%。重大科研成果丰硕,钢铁行业5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先后有410个项目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 钢铁材料支撑能力增强。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轮轴及转向架材料顺利完成运行考核,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高强热成型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性能硅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国际领先。 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5年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一大批花园式工厂建成,众多企业被评为4A、3A级景区。 智能制造发展迅速。目前有7家企业9个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二)“十四五”钢铁工业重点任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项目备案指导意见。 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广应用高效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更大范围地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动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强化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消除不利于铁矿资源开发的政策性障碍,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加快推动西非、西澳等境外特大型铁矿项目建设,提高海外权益铁矿比例;增加国内废钢资源量。 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原燃料供应、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在总量调节的过程中完成布局调整。 持续推广智能制造。发挥智能制造试点的示范作用,提高行业智能制造水平。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构建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评价体系,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品牌。 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全行业资产负债率低于60%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企业防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 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按照满足内需为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则,营造和维护公平、有序的钢材出口秩序。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第一,认真做好去产能相关工作。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及违法违规新增产能;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
第二,努力保持行业平稳运行。会员企业要切实落实《钢铁行业自律倡议书》中提出的倡议,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继续配合做好推进铁矿资源保障工作。
第三,协同推进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一是编制发布《钢铁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作为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方向指引。二是为钢铁行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创造条件。三是继续有序推进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四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第四,持续推进铁矿资源保障工作。积极建议有关部门加快清理各种限制国内矿山开采的不合理规定,简化新矿山开采的审批流程。推动西芒杜等海外优质铁矿项目投资开发,拓展蒙俄铁矿资源,努力提升权益铁矿资源保障能力。完善废钢铁资源回收、加工配送体系。
第五,进一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搭建重点用钢领域创新联盟。加强标准创新体系建设,制定一批先进适用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
第六,持续推进行业智能制造。从新材料、新技术、新流程、新管控、新运营、新形态等多维度,打造现代化、数字化、精益化的“智造”工厂,形成钢铁智能制造新业态。